400-123-4567

EBET易博app【图解西方艺术史】走向现代:印象派和新艺术

  19世纪30—40年代,随着铁路、电报的发展,欧洲各地的交流日益加速,逐渐连接为一个整体。工业革命的深入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新兴的工人阶级成为欧洲社会无法忽视的组成部分。随着技术和社会结构的巨变,欧洲发生了一系列思想革命,社会科学、实证主义、进化论,乃至马克思主义相继诞生,目不暇接的变革之下,人类社会进入了崇尚科学和工业,以技术进步为目标的新时代。

  从此以后,艺术变得更加个人化,各种艺术风潮迅速涌现,飞速迭代。因此从这篇开始,我将以艺术流派本身,而不是以国家为段落划分的依据。鉴于现代艺术家风格的多变,一些艺术家将在思维导图上出现多次。

  1848年,法国再一次成为欧洲革命的中心。这一次,人们要求的不止是推翻国王,还要建立一个没有阶级,人人平等的社会。伴随着欧洲革命一同兴起的,还有现实主义。这是种高度政治化的艺术运动,提倡将目光放到身边真实存在的芸芸众生,通过艺术让人们重新思考真实和现实,而不是从异域和古代场景中追寻想象与理想化的美感。许多学者都将现实主义运动视为现代艺术的第一波浪潮。

  在思想剧变的19世纪,保守的学院派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新一代求学者的反叛,转变首先是由法国的风景画家们引领的。

  19世纪初的法国风景画家受新古典主义影响,当时的艺术家大多在室内完成作品,注重画作的完成度。第一个带来重大改变的是柯罗,他早年受古典主义训练,从老师那里学到了绘制户外习作的习惯。不同的是,柯罗将他的户外写生作为最终画作,这些短时间完成的作品记录了诗意而浪漫的美好瞬间,影响了许多现实主义和印象派画家、

  1824年,巴黎沙龙展出了康斯太布尔的风景画,震撼了一批年轻的法国画家。这些画家聚集在枫丹白露森林边缘的巴比松村,形成了巴比松画派。最早来到巴比松作画的是柯罗,不过他通常并不被视作巴比松画派的一员,后来,甚至许多法国之外的画家都特地前往巴比松接受艺术熏陶。

  巴比松画派大部分成员都是学院出身,影响最大的是泰奥多尔·卢梭,他的画作笔触大胆、造型生动写实,一开始很不受沙龙待见。巴比松画派前后活跃了约40年,以面向自然,对景写生为原则,提高了风景画在法国的地位,为印象派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也对美国、奥匈帝国的风景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艺术领域,真正奠定现实主义的是法国画家库尔贝。1839年,库尔贝前往巴黎学画,不久成为塞纳河左岸咖啡馆的意见领袖,结识了蒲鲁东、波德莱尔等先锋人物。1849年,库尔贝回到故乡奥尔南,创作了巨幅作品《奥尔南的葬礼》,这幅画以家乡普通居民的生活为题,毫不避讳人们身上的缺陷,既没有古典主义的严谨秩序,也没有浪漫主义的戏剧化情感,在当时的法国画坛掀起了轩然。

  库尔贝不断向占据主导的学院派审美发起挑战,宣称要创造属于我们时代的有生命的艺术,描绘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真诚表达自己对周遭世界的观察和感受。他以无产阶级的工人和农民为主要描绘对象,强调艺术家应通过色彩和构图吸引人们关注画面本身,以简单直接的技法作画,和精致的古典主义绘画形成鲜明对比。他开创性的观点和不妥协的做法,使其获得了许多印象派画家的崇拜。

  像库尔贝一样,生活在巴比松的米勒也把目光对准身边的平民。他以伦勃朗那样的明暗对比,描绘农民的日常生活,笔下的农民尽管形象模糊、衣衫褴褛,却带着虔诚和诗意的情感,这些画作是梵高重要的灵感来源。同时代的女画家罗莎·博纳尔也以农村生活为题,不过他画中的主角不是农民,而是农村的家畜,她的作品观察入微,细节精准,深得沙龙常客们的欣赏。

  现实主义艺术与时政的紧密关联,在杜米埃的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借助刚发明不久的石板印刷术,杜米埃得以迅速针对时事绘制版画,并大量印刷,成为那个年代最具影响力的讽刺画家。杜米埃一生致力于揭露社会的丑恶,创作了4000多幅石版画,无情嘲讽了政客和上层阶级的恶行,他的画作形象、夸张、简练,结合了现实主义的主题和浪漫主义悲天悯人的情怀。

  费多托夫,再来一次!,俄罗斯,约1851年,可以看到画家晚年(其实也就36岁)风格的剧烈转变

  现实主义在俄罗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绘画领域,第一个代表是费多托夫。他原是名军官,退役后决定转向艺术领域,很快被各阶层的生活吸引,成为像霍加斯那样的风俗画家。1849年,费多托夫因与反沙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有联系而受到审查官关切。此后,他冒着失去赞助者的风险,试图以绘画揭露俄罗斯社会的黑暗,通过简单、自然、贴近生活的艺术风格,为下一辈俄罗斯现实主义画家树立了榜样。

  19世纪中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在各方面实行了广泛的改革。作为改革的一部分,1859年,帝国艺术学院引入了绘画竞赛制度。1863年,14名参加竞赛的学生请求学校变更绘画主题,允许由作者自选主题,遭到学校拒绝。他们愤而离开学院,在克拉姆斯柯依倡议下组织了俄罗斯第一个独立艺术家协会:圣彼得堡艺术家合作社,1870年,合作社部分成员与莫斯科的画家联合,成立了巡回展览艺术协会。

  巡回展览艺术协会云集了列宾、苏里科夫、克拉姆斯柯依、瓦斯涅佐夫、谢洛夫、彼罗夫等艺术家。出生于乌克兰的列宾是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他与托尔斯泰、穆索尔斯基、特列恰科夫等俄国艺术名流有着长期的友谊。列宾曾游学法国,吸收了印象派画家对光和色彩的描绘,但他觉得印象派作品缺乏道德和社会目的,最终还是回到俄国的现实主义和斯拉夫主义传统,他是第一个因俄罗斯主题而获得全欧洲关注的艺术家。

  苏里科夫,近卫军(其实应该是射击军Streltsy)临刑的早晨,俄罗斯,1881年

  瓦斯涅佐夫,三勇士,俄罗斯,1881—1898年,这是俄国人票选的最受欢迎的画作

  瓦斯涅佐夫,沉睡的公主,俄罗斯,1900—1926年,风格多变的瓦斯涅佐夫代表了巡回展览画派非现实主义的一面

  巡回展览艺术协会一直延续到了1923年,是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组织。协会大部分成员受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艺术观点的影响,拥护自由主义,认为艺术应肩负起社会和道德责任。通过在各大城市定期巡展,巡回展览艺术协会希望培养起民众对艺术的热爱,促进画作销售。展览的大部分参展作品都是现实主义风格,擅长使用心理描写、类型化的悲剧性手法表现俄国的社会现实。

  希施金,萨维茨基,松林之晨,俄罗斯,1878年,这是俄国人票选的第二受欢迎画作,被印在很多商品包装上

  除了社会现实和历史题材,俄罗斯的自然风景也是许多巡回展览画家热衷的主题。老一辈画家希施金是当时最著名的风景画家,他在中年时加入巡回展览艺术协会,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还原了俄罗斯森林中的一草一木,和他年龄相仿的萨伏拉索夫则受到康斯太布尔影响,用抒情的笔触抒发着对祖国风光和土地的热爱。

  库茵芝,第聂伯河的月夜,1880年,黑暗中的月光和空气带着浪漫主义风景画的诗意

  在这两位前辈之后,俄罗斯风景画的代表是库茵芝和列维坦,他们的风格都不是单纯的现实主义。希腊后裔库茵芝善于以写实的手法、单纯的色彩和独到的明暗对比渲染浪漫主义的情感,他后来与巡回展览派产生决裂,探索更加新奇的色彩技巧,希望在画中揭示事物的终极意义。犹太人列维坦则多次游学欧洲,渴望在自由的西方,接近现代绘画,特别是巴比松画派和印象派。

  韦列夏金,他们胜利了,1872年,背景的建筑是乌兹别克斯坦的比比哈尼姆寺

  巡回展览艺术协会的展览也吸引了一些野生画家,最著名的是韦列夏金。他用现实主义的态度描绘战争,是第一批以油画记录中亚风土人情的画家之一。韦列夏金致力于通过表现战争的恐怖促进和平,晚年因此得到了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随着时间推移,现实主义席卷了整个西方,越来越多艺术家将描绘对象对准社会各阶层、各行业。1869年,库尔贝在慕尼黑举行画展,其现实主义题材以及简单直接的画法,启发了德国画家威廉·莱布尔。莱布尔后来前往巴黎,学习了印象派绘画手法。回国后,莱布尔致力于用直接方式作画,描绘目力所见的现实,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画家圈子(Leibl-Kreis)。

  门采尔,阳台房,德国,1845年,门采尔绘制了好几幅表现室内光线瞬间的画作,多少类似印象派风格

  出生于西里西亚(今属波兰)的门采尔是19世纪德国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一生风格多变,精力充沛,留下了海量的油画、版画和速写。门采尔主要以历史画,尤其是描绘威廉一世生活的画作闻名,但也创作了不少关于德国各阶层生活的作品,无论绘画的主题如何,他总是用客观、现实、直接的手法描绘,既不拔高君主,也不贬低人民,贯彻着现实主义的态度。

  与德国相邻的荷兰,一批画家受到巴比松画派的影响,聚集在海牙附近的乡村,通过直接、迅速的笔触记录森林风景和农村生活,这就是海牙画派。海牙画派的作品没有巴比松派风景画那么明亮,偏爱柔和的灰色调。日积月累,一些海牙画派艺术家的画风发生转变,使用更明亮的颜色作画,影响了梵高、蒙德里安等荷兰画家。

  现实主义浪潮甚至波及到了大洋对岸的美国。19世纪后半叶的美国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产业、人口组成的巨大变革,一批艺术家受此影响,着力创作适合当代观众的艺术作品。自学成才的画家温斯洛·霍默早年以绘制插画谋生。南北战争期间,霍默来到战争前线,用画笔记录战斗和生活。战后,霍默在巴黎待了一年,回国后,他秉承观察自然,独立工作,自己解决问题的原则,创作了一大批反映美国人生活的作品,影响了几代美国画家。

  被誉为美国绘画之父汤姆·艾金斯,曾受教于法国学院派大师热罗姆,他既没有成为学院派的信徒,也对时兴的印象派兴趣寥寥,而是关注如何如何科学、精确地创作。为此他仔细研究解剖学和光学原理,成为首批使用摄影辅助作画的美国画家。艾金斯创作了大批表现运动和美国人生活、娱乐、医疗场景的画作,作为一名教师,他革新了美国的艺术教育,提倡面对裸体(包括女性)写生,生前备受争议。

  19世纪末,美国兴起了一场无组织的现实主义艺术运动,虽然没有共同宣言,但这些艺术家无一例外地以城市和现代生活为主题,描绘城市下层的、酗酒者、拥挤的住宅,而不是光鲜亮丽的社交名流,和当时深受美国市场欢迎的美国印象派及学院派现实主义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所谓垃圾箱画派(Ash Can School)。

  垃圾箱画派的精神领袖是罗伯特·亨利,他的学生爱德华·霍普以描绘美国寂寥的都市生活闻名,有时也被划为垃圾箱画派的一员(尽管霍普对此并不认同,而且他的画作构图简洁锐利,并没有垃圾箱)。同时代的摄影师路易斯·海因用照片记录美国底层的生活,将其作为研究社会的工具,以及推动社会改革的推手,他有时也被视为垃圾箱运动的一员。

  在中东欧国家,1848年的欧洲革命往往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相关,相伴兴起的艺术也呈现出许多共性,融合了浪漫主义的爱国情怀与现实主义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中欧的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历史上都属于天主教世界,19世纪大多处于奥地利帝国统治之下,其艺术发展脉络与西欧国家相近。波兰的马泰伊科,他的作品以历史画为主,上一篇已有介绍,和他相比,捷克的约瑟夫·马奈斯、米克拉什·阿莱什、匈牙利的米哈伊·蒙卡奇更加关注艺术与人民的联系,带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

  东欧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等地,历史上属于东正教世界,深受拜占庭艺术影响。被誉为现代罗马尼亚绘画之父的格列高莱斯库是19世纪东欧最杰出的画家,他在巴黎受到巴比松画派和印象派的影响,始终以罗马尼亚的风景、人物和生活为创作主题。

  库尔贝和巴比松画派的出现动摇了学院派对艺术品味的垄断,与此同时,日本版画浮世绘传入欧洲,其平面的外形、鲜明的色彩、大胆的构图,吸引了一大批西方画家。随着绘画题材的转变、创作方式的进步、艺术市场的改变及异域艺术的传入,现代艺术进入了第二波更激烈的浪潮——印象派。

  马奈,奥林匹亚,法国,1863年,这幅画上黑奴和白人的对比,引起了人们关于种族歧视的讨论

  法国画家马奈是印象派先驱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位。他出身高官家庭,师从学院派名家库退尔学画,是巴黎咖啡馆的常客,和库尔贝、左拉、波德莱尔都是好友。城市中产阶级的背景,促使马奈创作出《草地上的午餐》,公然戏仿古典名画,将世俗的裸女放到当代法国生活场景之中。这幅画落选了当年的沙龙,这一年落选沙龙的作品尤其多,政府被迫举行“落选者沙龙”,许多人参观了这次落选者沙龙,马奈的这幅画更是成为群嘲的焦点。

  马奈,女神游乐厅的吧台,法国,1882年,这幅画体现了马奈对都市题材的关注

  马奈从前辈名家,尤其是西班牙的委拉斯凯兹、戈雅以及日本的浮世绘中汲取灵感。用高对比的明亮色彩,简化的明暗过渡凸显画面本身的平面性,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对立体错觉的追求;以大胆的笔触,简化的细节,突破了传统绘画对完成度的追求;用现实主义的主题和照片般的灯光,将画风推向现代。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马奈和印象派画家走得很近,但他并不是印象派展览中的一员,画风也有所差异。

  同样出身中上层家庭的德加,也是印象派先驱之一。1865年前后,他成为马奈的Guerbois咖啡馆交际圈的一员,转而描绘现代巴黎的风貌。德加敏锐地捕捉了从中产阶层、工人阶级到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尤其善于捕捉芭蕾舞演员的瞬间动态。他绘制了一大批关于芭蕾舞演员的油画、色粉画,还创作了青铜雕塑和版画。

  德加,小芭蕾舞演员,法国,约1880年,德加生前并未公开展示他的这些小雕塑

  德加是安格尔的崇拜者,重视素描,造型功夫非常扎实,在构图上,他深受日本浮世绘和摄影术的影响,这可以从他作品中压缩的空间,生硬的剪裁中看出。虽然德加参加了印象派画展,但他本人并不在户外作画,态度保守,欣赏古典和现实主义风格,他本人也不认为自己是印象派的一员。

  印象派的另一源头是在户外作画的风景画家,如巴比松画派的先驱,还有法国画家欧仁·布丹、荷兰画家约翰·戎金这样的探索者。后两者是首批完全在户外作画的风景画家之一,偏爱以明亮的颜色、直接的步骤作画,直接指导了莫奈、西斯莱等印象派核心成员。

  独立于法国,1855年前后,一批激进的意大利青年画家定期在翡冷翠的米开朗基罗咖啡馆聚会,讨论艺术与政治。这些画家大多热衷意大利的民族主义运动,反对学院派的僵化艺术,希望通过模仿伦勃朗、卡拉瓦乔、丁托列托等前辈重振意大利艺术,并从巴比松画派的作品中寻找灵感。

  这些年轻画家以现实主义的态度记录意大利的城市和农村,认为视觉是由明暗对比的色点,或者macchia(即斑痕)构成的,提倡以并置色彩绘画。批评者因此贬称其为Macchiaioli,即斑痕派。斑痕派是19世纪意大利最具开创性的艺术运动,在印象派之前预示了新艺术的特征。不同于印象派的是,斑痕派并未采用户外作画,而是以户外草图作为成品的基础,在色彩理论和绘画技术方面没印象派那么激进,当时也未获得印象派那样的影响。

  巴齐耶,家庭聚会,法国,1867,1870年,29岁的巴齐耶在普法战争中牺牲,甚至还没赶上印象派的第一次展览

  基约曼,河流景观,1890年,基约曼是印象派的初创成员之一,晚年用色大胆,被誉为野兽派前的野兽派

  19世纪60年代,4位年轻画家:莫奈、雷诺阿、西斯莱、巴齐耶,在学院派画家格莱尔的画室中相遇,他们对历史画都不怎么感兴趣,却热衷描绘风景和当下的生活,经常结伴外出作画,逐渐摸索出明亮、直接的绘画风格。这些画家经常在以马奈为中心的Guerbois咖啡馆聚会,后来,毕沙罗、塞尚、基约曼等人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这批我行我素的青年画家的作品并不受当时沙龙评审委员的青睐,于是他们自立门户。1873年,以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塞尚、莫里索、德加为核心,成立了无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等艺术家协会,次年,协会在摄影家纳达尔的工作室举办了第一次展览。这次展览在法国引起轩然,批评家路易·乐华引用莫奈的《日出·印象》为题,嘲讽这些潦草的作品为“印象主义”,举世闻名的印象派便就此诞生了。

  雷诺阿,青蛙塘,法国,1869年,两位画家在同一年面对相似的场景画了相似的画

  印象派画家的大展一共举行了8次,对艺术史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如此,这些印象主义者其实并没有共同纲领,风格也不尽相同。概括来说,印象派绘画大多受日本浮世绘以及委拉斯凯兹、透纳等前辈影响,比起内容,更注重表现色彩和光线,热衷户外作画,作品往往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笔触短促、直接,色彩纯粹、明亮、未经混合,避免使用黑色,以此记录瞬间的景象,还原真实的光照效果。

  印象派艺术家记录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进程,他的出现也和这个时代飞速发展的科技密不可分(比如管状颜料、光学和摄影技术的发展)。在数十年的发展中,莫奈、毕沙罗、莫里索和西斯莱这几位早期核心成员始终坚持着印象派对光与色的探索,在新思潮不断涌现的19世纪末,这显得尤为不易。

  印象派运动的领袖莫奈始终坚持户外作画,是最始终如一,也最有印象派特质的艺术家。他曾以控制变量法的实验精神,在法国乡村盯着同一个场景绘制了大量作品,以此捕捉光线的变化和季节的变换。晚年,莫奈在家中建造了一个日式庭院,以同样的精神绘制了大量以睡莲为主题的画作。从这个角度看,莫奈可以说是非常有科学精神的艺术家了。

  曾在瓷器厂当过学徒的雷诺阿,早年常和莫奈一起作画,一度风格类似。后来,雷诺阿转变风格,探索古典主义的轮廓,最终还是回到了柔和的画风。雷诺阿认为艺术贵在给观者带来愉悦,他用饱满的色彩、充满活力的光线,轻柔、闪烁的笔触绘制了大量甜美、可爱的女性和儿童。值得一提的是,雷诺阿的儿子让·雷诺阿是电影史上最杰出的导演之一。

  来自丹麦殖民地的犹太人毕沙罗是印象派画家中的长者,也是唯一参加了所有印象派画展的艺术家。他晚年尝试过新印象派的点彩风格,提携帮助了塞尚、高更、梵高、修拉等后辈,以其和善、宽厚的性格受人爱戴。生于法国的英国人西斯莱是印象派核心圈子的另一位外国人,毕生以风景为主题,用色明亮,画风宁静和谐。

  女画家莫里索出身资产阶级家庭,是洛可可名家弗拉戈纳尔的侄孙女,也是印象派运动的核心成员,她后来嫁给了马奈的弟弟。来自美国中上阶层的卡萨特经德加引荐加入印象派群体。他和莫里索是印象派运动中最杰出的女性,都热衷描绘都市生活,尤其是女性,以及母子关系题材,颇有19世纪instagram的味道。不同的是,莫里索始终坚持印象派画风,卡萨特晚年则开创了简朴、直率,独属于自己的风格。

  卡耶博特,巴黎街头:雨天,法国,1877年,这幅画的视角和效果类似照片,体现了新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印象派的作品最初并不受市场欢迎,能获得之后的名声,离不开金主和画商的支持。出身富人家庭的画家卡耶博特受印象派影响,以更加写实的笔触记录巴黎的都市生活,他买了许多印象派画家的作品,直接用金钱资助了这些画家。画商丢朗-吕厄是印象派的另一位贵人,他开创了艺术家个展和艺术品金融模式,甘愿冒着破产风险,坚定不移地向世人推广印象派作品,并在美国和欧洲各地开办画展,开拓了印象派的国际市场。

  印象派将艺术本身的形式美感展露在世人眼前,后人常把印象派视为现代艺术的开端。它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绘画领域,而是蔓延至音乐、文学等方面,它的传播也并不仅限于法国,而是影响了整个世界。

  沃尔特·西克特,卡姆登镇谋杀案,英国,1908年,他被一些人怀疑是连环杀手开膛手杰克

  早在印象派运动兴起之初,不少欧洲画家就赶往法国,感受了这一新艺术浪潮,甚至直接参与了印象派的几次大展。一些画家回国后,在本国组织了艺术团体,聚集了一大批受印象派和现实主义影响,喜爱户外作画和直接画法的画家,如英国的新英格兰艺术俱乐部(New English Art Club),丹麦的Skagen画家(Skagensmalerne),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印象派,奥匈帝国的Nagybánya学派(Nagybányai művésztelep)等。

  威廉·梅里特·蔡斯,友好交流,美国,1895年,蔡斯是美国本土印象派画家的代表,创立了帕森斯设计学院的前身

  萨金特,午睡的船夫,1904年,水彩画,萨金特虽然是美国人,但主要在欧洲活动

  1886年,在丢朗-吕厄的组织下,美国纽约举办了第一次印象派展览,一开始,美国人并不能接受印象派的裸体和现实主义题材,但对风景画却颇有兴趣。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接受印象派艺术,在此过程中,前往法国发展的卡萨特功不可没。美国的印象派风潮一直持续至20世纪初,不同于欧洲画家的是,美国的印象派画家更爱描绘上流社会宁静的家庭场景,而不是工业化的都市生活。

  印象派还见证了澳大利亚本土现代艺术的兴起。1885年,一批澳大利亚艺术家在墨尔本以东的海德堡乡村定居作画,这些画家大多采用类似印象派的绘画方式,对户外风景和日常生活兴趣浓厚,热衷探索光线和笔触效果,描绘澳大利亚不同于其他大陆的风景。和法国印象派画家相比,海德堡画派的风格没那么激进,保留了学院派对轮廓、构图和内容的强调。

  1912年,澳大利亚画家Max Meldrum提出,艺术是种宗教,所有伟大艺术都是对自然的回归。他自创了一套理论,用来分析光线和色调的关系,创造出精确的空间错觉。Max Meldrum吸引了一批被称为澳大利亚色调主义者的信徒,他们热衷以精简的形式,描绘恶劣天气下的朦胧场景,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印象派以来的又一大突破。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活跃着3位年龄相仿,画风相似的艺术家。他们都深受印象派影响,采用直接方式作画,善于表现光感,造型功夫扎实,都以人像为生,却始终保持着对风景题材的热爱。这几位画家的风格很难归类为某个具体派别,国内互联网上常以“外光派三剑客”称呼他们。

  三剑客中最年长的萨金特是美国人,他大半生活跃于欧洲,是当时最著名的肖像画家之一,在20世纪一度遭人淡忘。年纪适中的安德斯·佐恩是瑞典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除了擅长油画以外,也是位雕塑家和版画家。年龄最小的华金·索罗拉是西班牙人,尤其擅长表现地中海沿岸的明媚阳光和炽热空气。

  从印象派兴起到一战爆发,是欧洲列强的黄金时代,即法语中的美好时代(Belle Époque)。对内,普法战争后,欧洲维持了40多年的和平,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活进入电气时代,城市化加速进行,女性逐渐摆脱旧社会束缚,迈向独立。对外,欧洲列强不断向外开拓,几乎将整个世界纳为己有,让这些白人的自信空前高涨。

  与此同时,随着心理学和人类学的兴起,人们对异域文化和人类心灵产生了浓厚兴趣。有人追求进步,就有人回归原始,有人追求繁荣,就有人感到空虚,艺术家们开始了更加个性化的探索,远离了上个时代的现实精神。

  19世纪末,日本浮世绘依旧吸引着西方画家,上图是歌川广重的《大桥安宅骤雨》,梵高就曾临摹过这幅画

  新艺术的探索,主要是以印象派为原点开始的,人们笼统的将这些各不相同的探索称为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不过在我看来,将其译作“印象派之后”更合适一些,因为这些探索者虽以印象派为起点,却各有自己的美学观念,虽然都反对学院派主流审美,却各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塞尚,圣维克多山,法国,约1887年,塞尚画了很多幅圣维克多山,这是比较早的一幅

  3位半路出家的艺术家:塞尚、梵高、高更,是印象派之后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分别将现代艺术引向了不同的发展方向。3人之中,塞尚年纪最大,是印象派画家的同辈。他早年画风阴暗、沉闷,后来在毕沙罗指引下,用明亮、丰富的色彩作画,更加强调画面结构的整体性。塞尚是个不愁吃穿的富家子弟,想要让印象派的艺术像古典名作那样坚实起来,他对着静物和风景画了几十年,逐渐接近了自己的目标。

  塞尚将大自然看做各种几何体的组合,注重物体的稳定和内在结构,他将形式作为绘画的主要目的,仔细斟酌探究线条、笔触、色彩的特性和相互关系,抛弃了传统绘画的线性透视和明暗,完全通过色彩的冷暖、色块的形状、位置、大小表现结构、距离和体积感。塞尚晚年的作品越发抽象、简练,启发了后来的立体派艺术,因其重视绘画的纯粹性和形式美感,他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梵高,自画像,1887—1888年,如同前辈伦勃朗那样,梵高也画了许多自画像

  荷兰人梵高也许是最出名的后印象派艺术家。他来自一个虔诚的神职人员家庭,家族中有多人从事艺术品交易,从小就和宗教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换了几个工作后,梵高决定成为一名艺术家,为此燃烧了自己短暂而热烈的余生。梵高是米勒的崇拜者,他的一些作品充满同情地描绘了底层的农民,此外,他也深受浮世绘的影响,甚至还临摹了不少浮世绘作品。

  短暂的专业学习过后,梵高来到法国,吸取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艺术。他至始至终对艺术充满宗教般的热情,坚持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鲜艳个性化的配色,粗重有方向感的笔触,短粗扭曲的线条,梵高大胆直率的增强了色彩的强度,借此加剧对比和冲突,凸显画家的情绪,成为表现派艺术的先驱。

  《月亮与六便士》的原型高更,幼年在秘鲁度过,身上流淌着印加人的血液,也许正是这段经历,促使高更后来离开工业社会,寻找自然原始的生活。高更是个浪子,曾是个富有的股票经纪人,后来被艺术吸引,加入印象派画家的行列。34岁那年,高更辞职,全身心投入绘画创作,他后来离开巴黎,四处流浪,寻找心目中更单纯,更有意义的生活,之后更是前往塔希提岛,彻底离开现代社会,接受其他文明的艺术与思想。

  高更,爱上你会幸福,法国,1891年,除了绘画以外,高更也刻木刻,创作浮雕和圆雕

  和梵高一样,高更相信色彩本身的表现力,他抛弃了印象派的补色并置法,用平面甚至抽象化的方式应用色彩,融合异域文化、宗教艺术、民间艺术乃至原始艺术元素,将传统绘画转变为线条、色彩和形式的抽象组合,希望通过其抽象性质传达信息,唤起内心深处的情绪,他是象征主义主义运动的重要人物,为原始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当然,印象派之后的探索者远不止这3位,只是其他人似乎都没有他们那么大的开创性。

  修拉,阿尼埃尔浴场,法国,1884年,此时修拉尚未完善点彩技巧,但画面的构图和色彩已颇有自己的特色

  和塞尚相似,修拉也想创作出接近古代大师的印象派作品。他喜欢描绘都市生活,以非常理性的精神分析光线与色彩,在印象派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色彩分解为由纯色组成的色点(或用现代人熟悉的词:像素),通过色点排列描绘光线和色彩。受当时流行的色彩理论影响,修拉将色彩和线条赋予特定意义,通过简化,凝固,如同雕塑般的形象,营造和谐且带有情感气氛的画面。

  西涅克,菲利克斯·菲尼翁像,法国,1890年,菲尼翁是个无政府主义者,也是新印象派的主要推广者

  修拉开创的技巧叫做点彩,他的风格被称为新印象派或点彩派。在毕沙罗帮助下,修拉成立了一个小圈子,其中最重要的追随者是西涅克。有意思的是,新印象派艺术家大多是无政府主义或者,他们将法国南方描绘为没那么资本主义,更加“拉丁”的自由之地,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将科学与道德结合,推动社会变革。

  新印象派在法国之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尼德兰画家德劳内、蒙德里安都学习了点彩技法,后来发展出更加抽象的艺术。一些意大利艺术家则将点彩技法与象征主义思潮结合起来,创作带有政治意义的寓言画,20世纪初的许多未来主义者即受此影响。同样生于意大利的塞冈蒂尼则以此描绘阿尔卑斯山区的生活,其作品善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有泛神论色彩。

  和修拉相似,出身贵族的劳特雷克也热衷都市题材,他的作品没有修拉画中的隐喻,比较通俗,更受公众欢迎。劳特雷克流连于巴黎的灯红酒绿,他受德加和浮世绘影响,打破线性透视,用平面化的线条、色彩以及符号,夸张的表情和姿态,成功捕捉到城市中的勃勃生气,以及放纵的消费主义精神。劳特雷克为巴黎的娱乐场所绘制了许多海报,被视为近代海报设计和石版画艺术的先驱。

  劳特雷克的情人苏珊娜·瓦拉东原是马戏团演员。机缘巧合,她结识了许多印象派画家,在做模特的过程中观察并学习画家们的技法。劳特雷克发掘了瓦拉东的绘画潜能,将其介绍给德加,后来,瓦拉东成为国家美术协会第一位女会员。她的作品受后印象美学和象征主义影响,用色大胆、线条鲜明,直白地描绘了女性裸体和工人阶级模特,和出身上流社会的莫里索、卡萨特大不相同。

  1862年,随着铁路开通,布列塔尼的旅游业逐渐兴盛起来,许多画家聚集在布列塔尼的阿旺桥,形成了阿旺桥画派。高更并不是第一个来到阿旺桥的画家,却是其中最具影响的一个。在这里,他和埃米尔·贝尔纳等人发展出被称为综合派的艺术,吸引了塞律西埃等一批画家。

  综合派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及事物的自然形态,主张从纯粹审美角度组合线条、色彩和形式,大胆使用纯色,打破线性透视,强调绘画的平面性。他们经常运用景泰蓝主义(Cloisonnism)技法创作,通过深黑色轮廓分割扁平的色块,就像景泰蓝工艺品那样。

  博纳尔,槌球派对,法国,1892年,博纳尔是纳比派成员中受浮世绘影响最大的一位

  在高更的影响下,包括塞律西埃在内的一批年轻艺术家成立了名为纳比派的秘密组织,“纳比”在希伯来语中是先知的意思。正如其名字所示,纳比派沉迷于宗教和精神领域,关注神秘主义和东方宗教,寻求通过艺术传达神秘主义。纳比派强调色彩和绘画的平面属性,重视艺术的装饰色彩,试图打破艺术和装饰的区分,不过他们并没有像高更那样离开现代社会,而是以日常生活和风景为主题。

  纳比派在19世纪末宣告解体,主要成员博纳尔和维亚尔抛弃了纳比派的宗教色彩,强调其抽象且具有装饰成分的一面。两人均深受高更和浮世绘影响,善于使用鲜艳的色彩,且都参与了装饰艺术的设计。另一位主要成员莫里斯·丹尼则始终坚持纳比派的宗教情怀,他的哲学才能和理论建树,成为立体派、野兽派和抽象派艺术的基石。来自瑞士的纳比派成员费利克斯·瓦洛顿则成为现代木刻艺术发展的重要人物,风格相对古典、简约。

  海峡对岸,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现代艺术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著名艺术家兼评论家罗斯金是当时英国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鄙视工业社会的机械和功利,崇尚自然,重视宗教与道德,主张通过向包括劳动生产者在内的社会各阶层普及艺术,以此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伦理,他所说的艺术,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和装饰艺术在内的广义艺术。

  罗斯金的观点推动艺术家逃离现代世界,追寻原始生活。1848年,3名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学生:但丁·罗塞蒂(看名字就知道是意大利裔)、约翰·艾佛雷特·米莱和威廉·霍尔曼·亨特成立了名为拉斐尔前派的秘密组织。他们主张回到拉斐尔前的早期文艺复兴和尼德兰艺术传统,远离公式化的学院主义,以真诚、直接的方式再现自然,表现出虔诚的宗教和道德情怀,深得罗斯金的支持。

  拉斐尔前派的诞生多少受到了中欧拿撒勒派的影响,不同于关注当下的现实主义艺术,拉斐尔前派大多以工业化之前的古典历史、宗教和乡村生活为题材,展现出浪漫主义的艺术态度,作品细节丰富、逼真而优雅。拉斐尔前派运动仅持续了十多年,19世纪60年代,米莱的兴趣转向风俗画,罗塞蒂则沉浸于中世纪艺术。不管怎么说,无论是对学院派还是装饰艺术而言,这场短暂的运动对英国艺术都产生了持久的深刻的影响。

  19世纪中叶,有感于装饰艺术的贫乏,在评论家罗斯金、画家威廉·莫里斯以及建筑师奥古斯都·普金的推动下,英国兴起了艺术与工艺运动(也称工艺美术运动),致力于为人民群众创造出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实用品。艺术与工艺运动反对工业化,倡导模仿自然,主要围绕植物和几何纹样展开设计,经常采用中世纪、浪漫主义或民间风格的装饰,对欧洲各国的艺术以及工业设计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正当威廉·莫里斯在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努力通过艺术提高人民道德素养之时。拉斐尔前派的初始核心成员罗塞蒂则沉浸于中世纪艺术的梦幻与唯美,影响了爱德华·伯恩-琼斯这样的后辈。唯美主义反对将艺术作为提高道德的工具,认为艺术应该是美丽的,要“为艺术而艺术”。这场运动与法国的象征主义同出一脉,最主要的追随者有受日本浮世绘影响,擅长使用线条的插画家比亚兹莱以及美国艺术家惠斯勒等。

  惠斯勒是“为艺术而艺术”信条的忠实实践者。他早年在法国学画,结识了莫奈和库尔贝等画家,作品带有现实主义和印象派倾向,后来转而追随唯美主义。惠斯勒的作品大多以乐章命名,热衷探索色彩的和谐与音乐般的韵律,在有限的色彩和简单的构图中发掘平衡与和谐,并不那么强调轮廓与素描。

  惠斯勒后半生主要在英国生活创作,在那里,他亲自为自己的作品设计画框,甚至自己安排展览,以此塑造无所不包的整体美感。惠斯勒晚年的作品越发注重音乐性,也越来越抽象,他的探索将艺术带入了由个人幻想构成的主观王国,是那个年代最前卫,最具争议的画家之一。

  惠斯勒创立的调性派(Tonalism),对美国艺术颇有影响。调性派喜欢用整体性的色调描绘风景,依次强调情绪,典型代表除了惠斯勒还有乔治·因内斯、阿尔伯特·平克汉姆·赖德等。

  19世纪下半叶,作为对现实主义的回应,欧洲文艺圈兴起了象征主义运动。象征主义最初是从诗歌领域兴起的,19世纪末逐渐传播至欧洲各国的绘画、音乐、戏剧、小说领域。象征主义重视灵性、想象力和梦境,结合了神秘主义和对原始性的向往,它和英国的唯美主义宗旨相近,与世纪末出现的新艺术运动相互成就。

  艺术中的象征主义,与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联系密切,都带有强烈主观色彩,注重透过事物表象探寻更深层的意义和现实,表现人的内心世界。3位法国艺术家:夏凡纳、莫罗和雷东是象征主义艺术的先驱,甚至还出现在一些象征主义文学作品之中。

  3人之中,夏凡纳年龄最长,他曾受教于德拉克罗瓦,受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影响,却对现实主义无动于衷。夏凡纳逐渐摸索出自己的风格,通过简单、静止的轮廓,富于节奏感的线条造型,带有象征意义的手势和符号,创造出带有想象和神秘色彩的画面,尽管他并不认为自己是象征主义者,却被之后的象征主义艺术家视为先知。

  莫罗年纪与夏凡纳相仿,他是位出色的导师,培养了马蒂斯、鲁奥等学生。莫罗善于从梦境获得灵感,主张艺术家应描绘远离现实世界的主题,以保持象征主义的纯洁性。他偏爱华丽的色彩、复杂的线条和丰富的细节,其作品构图古典,又充满异域风情,具有强烈感官冲击。启发了之后的超现实主义,乃至当下的二次元艺术。

  雷东年纪最小,和许多印象派画家是同辈。他从儿时起就深陷于内心世界,将困扰他的噩梦和幻想记录了下来。雷东吸收了戈雅和印象派的创作技巧,通过细密的笔触和绚丽的色彩创造出柔和的画面效果,将自己幻想中的景象描绘得亦真亦幻,赋予幻想之物以生命。他的作品被视为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先驱。

  自学成才的画家亨利·卢梭画风与众不同。他虽然没有像高更那样远渡重洋,却执着于描绘异域的热带风光,用自己的想象创造了一个梦幻世界。卢梭的画作风格稚拙、轮廓清晰、色彩鲜艳,体现了象征主义对人类本能和望的关注。卢梭有时被归为后印象派画家,他在世时作品并不为人赏识,死后却深受先锋艺术家的推崇。

  俄罗斯的象征主义发展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蓬勃发展起来。俄罗斯原本就有着浓厚的东正教宗教和神秘主义传统,这里的象征主义根基于本土,和欧洲的象征主义有所不同。

  米哈伊尔·弗鲁贝尔是俄罗斯象征主义和现代艺术的先驱,他远离俄罗斯主流的巡回展览派和学院派艺术,独自探索自己的风格。弗鲁贝尔曾参与过中世纪东正教堂的修补工作,他对俄罗斯传统的圣像画、民间艺术和神话传说都很有兴趣,这对其艺术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生前,俄国对弗鲁贝尔的作品褒贬参半,贬低者认为他过于注重形式趣味,远离社会生活,带有颓废色彩,赞扬这则认为这是位非凡的天才,开创了民族绘画的新路。

  曾是巡回展览派的涅斯捷罗夫是俄国象征主义的首批倡导者之一。为了给教堂进行装饰,涅斯捷罗夫钻研了几十年拜占庭艺术,其中的宗教主题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神智学家尼古拉斯·洛里奇也是俄国象征主义代表之一。他参与了许多考古活动,对俄国历史、东方宗教和神秘主义深有研究。也许更重要的是,洛里奇倡议将文化遗产的保护置于比军事需求更优先的地位上,因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贡献,他曾数次得到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

  1862年,一批不满法国官方沙龙的艺术家成立了法国国家美术协会,协会以诗人泰奥菲尔·戈蒂耶为主席,包括德拉克罗瓦、库尔贝、夏凡纳等成员,这被认为是艺术分离派的先驱,此后,如巡回展览艺术协会那样的独立艺术组织相继在欧洲各国出现。

  恩索尔,被面具包围的自画像,比利时,1899年,恩索尔的风格跨越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

  1883年,比利时的一帮年轻画家、设计师和雕塑家成立了名为20人组(Les XX)的艺术组织,其成员大多受象征主义和后印象派影响,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文学、聆听音乐会,举办展览。恩索尔是20人组中最著名的画家,他排斥现代社会,拥抱民间艺术,用极其粗糙、扭曲却富有视觉攻击性的作品展现了比利时象征主义的面貌。

  在中欧,象征主义等新艺术往往与分离派联系在一起。1891年,巴伐利亚摄政王柳特波德在慕尼黑成立了旨在推广历史绘画的官方艺术协会。次年,96名倾心于印象派、表现派(放在下一篇介绍)、象征主义等新艺术的艺术家聚集在一起,在Bruno Piglhein带领下成立了与官方组织相对的慕尼黑分离派,这是中欧第一个分离派组织。之后几十年,各式各样的分离派组织陆续出现。

  紧随其后,1898年,65名德国艺术家在马克思·利伯曼带领下成立了柏林分离派。利伯曼是犹太人,他率先将印象派风格引入中欧,当时已经是个德高望重的老画家了。在他带领下,柏林分离派的活动一开始搞得很红火,吸引了毕沙罗、惠斯勒、蒙克等外国画家参展。后来,德国的消费者和艺术家开始排斥所谓“法国自然主义”,转而追求表现主义等更加德意志唯心主义的艺术,柏林分离派也随之分离,再分离。

  最负盛名的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成立于1897年。不同于德意志地区对民族主义艺术(如表现派)的强调,维也纳分离派倾心于将绘画、建筑、装饰艺术统一起来,重视装饰性,更具国际色彩,和当时流行的新艺术运动不谋而合。维也纳分离派的首任领袖是21世纪声名鹊起的克里姆特,他出身于雕金艺人家庭,最初学习建筑装饰绘画。父亲和兄弟死后,克里姆特转向象征主义风格。

  克里姆特的风格受拜占庭和日本艺术以及家族雕金手艺的影响,他最著名的几幅作品以黄金装饰,构图令人想起日本的屏风,整体看来又有拜占庭马赛克和日本琳派艺术的风韵,极尽奢华(甚至堕落)的感官刺激。克里姆特善于使用异域文化和装饰艺术元素,打破了装饰艺术和经典绘画的等级之分,此外,他也以对女性异乎寻常的兴趣和坦率的性闻名。

  奥托·瓦格纳,斯泰因霍夫教堂,奥地利,1903—1907年,这座教堂是新艺术运动风格教堂的代表

  奥托·瓦格纳,奥地利Linke Wienzeile建筑的外立面装饰,体现了新艺术运动的装饰性

  维也纳分离派几乎荟集了当时奥匈帝国境内所有著名的建筑师,其中最重要的是奥托·瓦格纳、约瑟夫·霍夫曼和约瑟夫·奥尔布里希。奥托·瓦格纳是两位约瑟夫的师长,奥地利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开创者,他注重建筑的功能性,晚年对新材料进行了很多实验,奥尔布里希则为分离派设计了最重要的展览大楼。

  霍夫曼的贡献主要在建筑装饰和设计领域,他和另一位分离派成员科罗曼·莫塞尔一同创办了维也纳工坊(Wiener Werkstätte),致力于实用物品的设计和生产,被认为是现代设计的先驱之一。

  维也纳分离派也吸引了像马克斯·克林格那样的德国象征主义艺术家。他将象征符号以奇怪的方式并置在作品中,以此传达隐藏的情感。当时德国流行现实主义风格,克林格的作品并不受人欢迎,瑞士画家阿诺德·勃克林是少数和他交往密切的艺术家。他在浪漫主义传统上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情感,通过刻意安排的符号和意象,EBET易博官网将古典和神话主题的作品转变为凝固的寓言。两人都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先驱之一。

  1898年,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一群年轻学生创办了一份名为艺术世界(Мир искусства)的杂志,先后主办了6届艺术展,汇集了一批反对巡回展览画派和现实主义审美,倾向于自由主义和新艺术风格的艺术家,如里昂·巴克斯、亚历山大·贝诺瓦等。虽然该组织只延续了6年,却对20世纪初的俄国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

  和拉斐尔前派相似,艺术世界反对工业化社会的机械审美,对浪漫主义、洛可可风格和俄罗斯民间艺术情有独钟,着迷于梦想与童话,喜爱俏皮、怪诞胜过严肃。艺术世界的主要成员里昂·巴克斯、亚历山大·贝诺瓦后来都投身于芭蕾舞的舞台设计,是现代芭蕾舞布景的奠基者。

  分离派运动的影响力一直延伸至新兴的摄影领域。1902年,美国摄影师斯蒂格利茨离开了保守的纽约摄影俱乐部,成立了摄影分离派组织,从欧洲引进了画意摄影。1905年,摄影分离派在纽约创立了291艺廊,这可能是世界第一个以艺术摄影为主的展览艺廊。291艺廊成立后,陆续展出了欧洲的前卫绘画和雕塑作品,成为美国人认识先锋艺术的主要场所,后期,他还推动一些年轻美国艺术家举行了各展。

  19世纪下半叶,还活跃着一些艺术风格独特或者影响巨大,但难以归类的艺术家,分别介绍下。

  法国插画家古斯塔夫·多雷,是那个年代产量最大、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多雷的创作涉及插画、版画、漫画、油画、雕塑等领域,为当时的文学、宗教作品创作了约1万幅插画,取得了巨大的国际影响。

  比利时艺术家费利西安·罗普斯比多雷小1岁,为当时的象征主义文学创作了版画插图,以描绘撒旦崇拜和闻名,他被誉为比利时漫画的重要先驱,也是颓废主义运动的重要人物。

  瑞士画家费迪南·霍德勒生前享有盛誉。他结合象征主义、新艺术运动等浪潮的影响,发展出一种被称为“平行主义”的风格。霍德勒的作品充满象征元素,强调对称和节奏,他认为这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其风格为介于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之间,和中欧一些分离派艺术家比较接近(他也参加过柏林和维也纳分离派的展览)。

  19世纪80年代,英国的艺术与工艺运动传播至欧洲大陆和北美。1895年,德国商人Siegfried Bing在巴黎开了家名叫“新艺术之家”的装饰艺术商店,提倡日本的整体设计原则,以消除装饰和传统艺术的区别为目标,聘请著名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设计整座商店的细节,于是人们就根据这座商店的名字,将其命名为新艺术风格(Art Nouveau)。

  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紫藤台灯,美国,这类使用彩色玻璃装饰的台灯,也被称为蒂芙尼灯

  作为艺术与工艺运动的延续,新艺术运动涉及造型艺术、建筑、装饰、设计等领域,从中能看出后印象派、象征主义、折衷主义建筑和日本艺术等多方面的影响。新艺术运动往往模仿自然界中植物、花朵等有机体的蜿蜒曲线进行装饰,强调运动感,广泛使用现代材料,借此创造出不寻常的形式和更大的开放空间。

  建筑领域的新艺术运动,发源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由建筑师维克多·奥尔塔设计的范艾特菲尔德公馆是早期新艺术运动建筑的典型代表。遍布建筑楼梯间的叶状花纹和金属藤蔓装饰与建筑元素相互呼应,浓缩了新艺术运动的关键特征。很快,这种极具装饰性的风格传播至巴黎、巴塞罗那、格拉斯哥等城市,与各地的艺术传统结合,短时间内塑造了这些城市的风貌,并延续至今。

  新艺术运动注重装饰的特性,非常适合平面艺术和工艺美术,尤其是海报、陶瓷、纺织品、金属艺术、珠宝、室内设计等。捷克艺术家阿尔方斯·穆夏是新艺术绘画和海报设计的代表。他成名于巴黎,以海报中端庄优雅的女性,唯美的线条和植物花纹装饰闻名。穆夏并不甘心以海报画家的身份离开,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创作了多幅尺寸巨大的《斯拉夫民族史诗》,将其献给捷克首都布拉格。从今天的许多漫画上,我们还能看到穆夏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传播到各国,很快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以下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风格。

  亨利·范德费尔德,为Bloemenwerf设计的椅子,比利时,1895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之一。除了上面提到的维克多·奥尔塔,另一位新艺术运动的主要奠基者是亨利·范德费尔德,他的兴趣覆盖插画、家具、建筑设计等方面,推广了新艺术运动对动态线条的使用,他后来前往魏玛,成为中欧青年风格的重要人物。

  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中心。建筑师艾克特·吉玛是法国最著名的新艺术风格实践者,他为巴黎地铁站设计了有植物枝叶、藤蔓装饰的入口,令人想到进入地下世界的入口。作为欧洲的文化之都,巴黎吸引了欧洲各国的艺术家,包括新艺术海报的开创者Eugène Grasset、穆夏。1900年举办的巴黎世博会标志着新艺术运动的高潮,那年有近5000万游客来到巴黎,将巴黎的新艺术风潮传播至世界各地。

  巴黎的许多新艺术风格玻璃器皿来自南希,这是法国的另一新艺术运动中心。以玻璃艺术家埃米尔·加莱、Jacques Grüber、装饰艺术家路易斯·马若雷勒和Daum玻璃工坊为代表,形成了南希学派。他们将精美的玻璃器皿、玻璃花窗和家具送入了千家万户。

  大约和比利时、法国新艺术运动同时,巴塞罗那出现了一种被称为现代主义(Modernisme)的新艺术风格,其代表是著名建筑师高迪。他以非常创新的方式运用花卉和有机风格装饰,结合了艺术与工艺运动、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流派,以及陶瓷、玻璃、铁艺、木工装饰,预示并影响了20世纪现代主义的许多形式与技术。除了巴塞罗那以外,巴伦西亚和马德里也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重镇。

  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北立面,英国,1897—1909年

  格拉斯哥是英国新艺术运动的中心。苏格兰建筑师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是英国新艺术运动,也是格拉斯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他收到英国安妮女王复兴风格和苏格兰男爵复兴风格的影响,将传统建筑简化为几何形式,平衡了几何与有机风格装饰。

  德国人通常将新艺术风格称为Jugendstil,即青年风格。青年风格反对新古典主义和历史折衷主义建筑,早期受到英国新艺术风格影响,后期在德意志地区分离派的影响下,倾向于抽象和更多的几何形式。青年风格起源于慕尼黑,主要中心有魏玛、达姆施塔特等。设计师彼得·贝伦斯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他将工业设计标准化,开创了现代公司logo设计的先河,和新艺术运动向现代设计过渡的重要人物。

  奥匈帝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是维也纳分离派,上文已有介绍。除此以外,还有被称为匈牙利分离派的,其代表是匈牙利建筑师Ödön Lechner。Ödön Lechner喜欢使用受马扎儿和突厥民间艺术影响的瓷砖进行装饰,与工业化的铁部件相融合,对奥匈帝国的外莱塔尼亚地区新艺术风格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Copyright © 2012-2022 EBET易博公司 版权所有

冀ICP备09026997号-4